“十三五”天然氣發展規劃與你息息相關
近日,霧霾肆虐,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被寄予厚望,“氣化中國”是當前能源改革迫切也現實的路徑。當前,在國家繼續深化改革的政策指引下,天然氣行業發展環境將發生顯著變化。今年是“十三五”的開局之年,將是我國全面建立小康社會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,能源的發展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,天然氣在我國能源發展中扮演重要“角色”。
主要任務
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-2020》中,明確提到要大力發展天然氣。第一,加快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;第二,重點突破頁巖氣和煤層氣開發;第三,積極推進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與評論。
另外,加強儲備應急能力方面,更是提到了要提高天然氣儲備能力,加快天然氣儲氣庫建設,鼓勵發展企業商業儲備,支持天然氣生產企業能與調峰,提高依據規模和應急調峰能力。
在優化能源結構方面,更是提到降低煤炭消費比重,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。第一,實施氣化城市民生工程,到2020年,城鎮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氣;第二,穩步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,結合國家天然氣發展規劃布局,制定天然氣交通發展中長期規劃,加快天然氣加氣站設施建設,以城市出租車、公交車為重點,積極有序發展液化天然氣汽車和壓縮天然氣汽車,穩妥發展天然氣家庭轎車、城際客車、重型卡車和輪船;第三,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,在京津冀魯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區,有序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,結合熱負荷需要適度發展燃氣-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;第四,加快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建設,按照西氣東輸、北氣南下、海氣登陸的供氣格局,加快天然氣管道及儲氣設施建設,形成進口通道、主要生產區和消費區相連接的全國天然氣主干管網。到2020年,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;第五,擴大天然氣進口規模,加大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天然氣的進口力度。
發展現狀
我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高達60%,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30%。作為“清潔能源”的天然氣,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只有5.6%,而世界平均水平為23.7%。
我國天然氣市場自2004年開始進行快速發展階段,2004年至2014年,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142億立方米,年均增長率為17.84%。但是,“十二五”末天然氣消費增速放緩,未完成規劃目標。“十二五”天然氣規劃中曾預計,2015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為2300億立方米,但2015年消費量不足2000億立方米。
截至當前,“十三五”天然氣發展規劃雖未出臺,但如果按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-2020》,“到2020年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%,天然氣比重達到10%以上”,照此發展,目標很難實現。
業內人士稱,與“全面深化改革”的中央精神相比,當前油氣改革推進緩慢,特別是在天然氣價改、民資進入上游、原油進口權放寬等方面,還需破除發展障礙,實現2020年天然氣消費量3600億立方米的目標。
重要數據
多位國內能源行業知名專家認為,“十三五”時期,將是煤炭減量,天然氣、核能、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五年。不難看出,天然氣替代煤炭的過程將得到快速發展。據測算,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“氣代煤”市場超過1000億立方米,應抓住天然氣市場改革的歷史時機,完善相關價格機制,加大環保政策落實力度,支持燃機制造業攻堅克難,推動我國“氣代煤”穩步向前發展。
特別是目前天然氣存在嚴重供給不足的問題,這說明天然氣建設應當成為“十三五”的一個增長點,一個投資熱點。2015年10月20日,全國非居民用氣每立方米一次降低了0.7元,為天然氣的競爭提供了條件,尤其為天然氣發電、分布式能源發展提供了機會。
據了解,在發達國家本土的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中,中小石油公司扮演著重要角色。以美國為例,其本土50%的石油產量、60%的天然氣產量是由中小石油公司,即所謂獨立油氣生產商提供的。而在我國,要推進天然氣市場化的改革,就需要構建上下游統一的管理體制和組織機構。更要打破上游和壟斷,引入競爭機制,實施天然氣產業鏈的市場化改革,形成上游下游兩頭放開、中游政策管制的市場競爭模式。
我國天然氣大發展面臨要主要困難包括:第一,工業用氣量難上升;第二,天然氣價格未完全實現市場化。歸根結底,還是在于天然氣體制改革未突破,計劃經濟色彩濃厚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作為我國石油與天然氣行業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,天然氣產為的市場化趨勢不可逆轉。處于天然氣產業鏈不同環節的天然氣經營企業,只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,積極融入市場改革的大潮中,樹立并貫徹執行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發展戰略,才能在天然氣產業的快速發展中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,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。
附:部分地市十三五天然氣發展目標
北京
北京2020年天然氣供應將達200億立方米
2020年,北京燃氣集團天然氣供應量預計將達到200億立方米,天然氣在全市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例將提高7%。2015年,北京燃氣集團天然氣供應量138.54億立方米,北京市年用氣量躍居全球單體城市第三,僅次于莫斯科、紐約。
廣州
廣州“十三五”期間將新建17+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
近日,從《廣州市十三五能源規劃環評第二次公示公告》了解到,十三五期間,廣州市將建設17+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,6個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,2個微電網項目,分布式光伏發電185萬千萬,生物質發電30萬千瓦。
西安
“十三五”末,西安市城鎮燃氣普及率將達100%
“十三五”期間,西安市還將建設城市第二氣源、高中壓調壓站、應急LNG儲備氣源擴建項目等重點燃氣建設項目。至“十三五”末,西安市城鎮燃氣普及率將達到100%,天然氣普及率達到88%,年用氣規模達到33.7億立方米,氣化人口1000萬以上,天然氣應急儲氣能力達到1000萬立方米以上。
寧德
“十三五”寧德市區燃氣普及率將達99%
福建省寧德市將實施LNG加氣站、城市門站、市政中壓燃氣管道工程等項目,到“十三五”期末,城鎮燃氣年供氣總量約4.2億立方米,中心城市及縣城燃氣普及率達到99%以上。
惠州
惠州“十三五”居民天然氣氣化率將超過70%
《惠州市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(公示稿)》日前公布,公開征集意見建議。在《規劃》中提到,至2020年,城鎮居民天然氣氣化率達到70%以上。“十三五”時期,惠州市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,優化能源消費結構,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比重。提高天然氣普及率,改善城鄉居民用能條件。
徐州
徐州“十三五”天然氣供應又增新氣源
近日,江蘇省發改委正式核準賈汪至邳州天然氣管道項目,標志著徐州市“十三五”期間“市區環網、多個氣源、鎮域覆蓋”的管網輸配和儲運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徐州市擬在大力拓展氣源的同時,加快普及工業、商業、交通等領域用氣,示范推廣分布式能源項目,全面提升天然氣利用規模和水平。
麗水
浙江省麗水市“十三五”末將建成5個天然氣管道項目 總長約500公里
到“十三五”末,麗水市將建成5個天然氣管道項目(含在建的金麗溫輸氣管道),總長度近500公里,總投資64億元,“十三五”計劃投資約48.8億元。按照省計劃安排,麗水-云和-龍泉線項目要求2016年底完成核準,2017年12月前開工建設,2019年6月底前建成。麗(水)龍(泉)輸氣管道工程全長125公里,投資15億元。項目建成后,將對接龍泉市目前推進的天然氣市政管道。
金華
金華市“十三五”期間實現天然氣“縣縣通”
浙江省金華市將在2020年前完成天然氣“縣縣通”任務。根據全省天然氣“縣縣通”工程計劃,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省每縣市都要通上天然氣。當前,金華市涉及天然氣“縣縣通”工程的管線長度共149.6公里,涉及蘭溪、東陽、義烏、永康、浦江、武義、磐安7個縣(市、區),共1條干線4條支線,其中,蘭溪支線已于今年6月全線貫通,浦江支線、東陽支線目前在建,下窯-龍游天然氣管道工程、磐安支線尚處于項目前期階段。
遂寧
遂寧市“十三五”時期將加快天然氣產業園區建設
天然氣產業,是四川省遂寧市“六大興市計劃”重點培育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。“十三五”時期,遂寧市將依托中石油遂寧天然氣凈化公司和磨溪天然氣開發項目,加快天然氣產業園區建設,建成成渝經濟區重要的天然氣產業基地,爭創國家天然氣創新開發利用示范區。
蘭州
蘭州市2020年燃氣普及率將達95%
“十三五”期間,蘭州市中心城區規劃范圍內實施天然氣管網的改擴建工程,到2020年燃氣普及率達到95%。
廣西
廣西“十三五”將建成橫縣、永福等41條天然氣支線
目前廣西已建成天然氣上中游管道近2500公里,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區的供氣管網。2016年-2020年將陸續建設橫縣、宜州、永福等41條天然氣支線管道項目,對暫未列入支線管道建設計劃的縣區,還將啟動天然氣儲配站試點項目建設,爭取使更多市縣實現通達天然氣。
云南
云南省“十三五”將建8條支線天然氣管道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省將繼續推進紅河、騰沖、施甸、龍陵、祥云、富民等8條支線天然氣管道建設,全省年消費天然氣32-40億立方米。新建中緬天然氣管道楚雄至攀枝花支線,通過連接貴州、四川和廣西,云南將與全國天然氣管網相連,云南將真正邁入“氣化時代”。
貴州
貴州“十三五”將加快建設燃氣管線34條 管道長度達3117公里
“十三五”期間,貴州省將加快建設燃氣管線34條,管道長度3117公里;建設天然氣門站44座,形成覆蓋貴州省九個市州的天然氣供氣網絡,全省超過80%縣級以上城市將直通管道天然氣。